当前位置:看中流奇闻 > 历史野史 > 手机访问:m.zhongliu365.com

美国天才作家虚构李鸿章回忆录瞒过所有人

来源:www.zhongliu365.com时间:2010-10-19奇闻指数:编辑:admin手机版


被虚构的李鸿章
这是一位传奇的记者,在美国的大牢中闭门造车,却成为李鸿章的知音;这是一部疯狂的作品,令美国新闻界蒙羞,却造就了文学史的奇观;在普遍撒谎的年代,一个比真相还要真实的谎言,令自身也成为一页凝重的历史……
文/[澳大利亚]闻声
1913年,一本洋洋17万字的新书在英国和美国同时出版,轰动欧美。这便是号称从多达160万字的李鸿章手稿和日记中节选编译而成的《李鸿章回忆录》(MemoirsofLiHungChang)。
该书的主编曼尼克思(WilliamFrancisMannix)在前言中介绍说,李鸿章并不注意保管自己的日记,当他去世后,他的一个侄子多方努力,从汉口、广东、上海、南京、苏州、北京、天津等地,将他的手稿收集在一起,并存放到李鸿章在广东的旧居中。1911年,经过大清帝国政府的许可和李鸿章后人的同意,由李鸿章的秘书罗伯斯(R.EmmetRoberts)上尉担任翻译,在北京的王某(DrsWang)和广东的“老秀才”(Hsiu-TsaitheElder)协助下,曼尼克思对这些文献进行了整理翻译,编纂出版了这套《李鸿章回忆录》。
此书的一些章节,此前已经在纽约的《太阳报》和伦敦的《观察家报》刊登过。美国的霍敦?密夫林出版社(HoughtonMifflinCompany)对曼尼克思并不熟悉。为了审慎起见,他们将书稿交由科士达(JohnW.Foster)审阅,并请他为美国读者写篇书评。科士达在1892-1893年间,曾任哈里逊总统的国务卿,1897年中日谈判期间,他曾经受中国政府邀请担任李鸿章的顾问,与李鸿章有很密切的接触,并建立了很好的私交。
科士达兴致勃勃地读完这本《李鸿章回忆录》,包括那些他所了解和熟悉的中日甲午战争及其谈判的章节,认为这本书是真实可信的。他热情洋溢地写道:“在过去的百年内,这个世界涌现出了很多学者、将领、国务活动家和外交家,但没有一个人能像李鸿章那样将这许多身份集于一身。因为他在这些领域的杰出表现,这本从他的日记中摘引编纂的回忆录,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的性格和他的生涯。”
在专家们的首肯下,本书顺利出版。美国各大报纷纷报道,《芝加哥每日论坛》、《纽约时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等用大版面进行选载。这本定价3美元的书迅速热销,据《纽约时报》1914年5月24日报道,该书已开始了第七次印刷。全美上下继1896年李鸿章访美之后,又掀起了一股中国热和李鸿章热。该书主编曼尼克思迅速成为美国当红的中国问题专家。
监狱中的“李鸿章”
曼尼克思的中国情缘其实很短。
1900年,作为美国第九步兵团的一名普通士兵,他随部队参加了八国联军的行动,在中国呆了短短的几个月。1901年4月,曼尼克思回国后退伍,之后再也没有去过中国。
半年后,李鸿章走完了充满争议的一生。不久,李鸿章的英文秘书、美国人毕德格(WilliamN.Pethick)也因病去世。毕德格跟随李鸿章20多年,保存了李鸿章大量的官方和私人文件,装了整整一大箱。但这只珍贵的文件箱却在毕德格死后突然失踪。
若干年后,当曼尼克思的《李鸿章回忆录》引起巨大的轰动和争议时,不少人都怀疑正是他偷走了毕德格的那箱文件。但曼尼克思于1901年4月退伍后,5月份就有人在旧金山见过他。而当毕德格去世文件神秘失踪时,曼尼克思早已在万里之外的美国,根本不具备偷窃文件的“作案条件”。
曼尼克思的短暂中国行,似乎并没有立即引起他对中国问题的研究兴趣。退伍后,他到处流浪。1911年11月,他在夏威夷檀香山的《广告者报》(Advertiser)出任记者。此时,距离李鸿章逝世,正好十周年。
曼尼克思搬到了檀香山,租了一座小别墅,还参加了“中央联合教会”,生活似乎稳定了下来。但不久曼尼克思和报社老板瑟斯顿(LorrinThurston)搞僵,只好辞职,并开始酗酒。他冒用瑟斯顿名义给自己开了张数额仅几美元支票,虽然瑟斯顿并不想追究,但银行却毫不客气地报了警。
蹉跎了半辈子的曼尼克思锒铛入狱,被判了一年监禁,人生到了最低谷。然而,他却并不气馁,甚至兴致勃勃地计划利用好这段时间,用自己的写作天赋赚点钱。他请朋友们从夏威夷图书馆和中央联合教会借了大量有关中国和日本的书籍,飞快地读完后,他宣布已经准备就绪,可以写文章赚大钱了。监狱长对曼尼克思很关照,专门给曼尼克思配了一张书桌。夏威夷总督福瑞尔(Frear)与他有点老交情,十分欣赏他的才华,也送来了一台旧打字机。
曼尼克思便在安宁的牢房中,将自己想象成伟大的东方政治家李鸿章,开始了“回忆录”的创作。每写完一部分,他就将稿件寄给一些报刊。
奇人奇事未解之谜世界之最奇异生物宇宙探索

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