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高考舞弊案 县文教局副局长改考生成绩
来源:www.zhongliu365.com时间:2011-02-07奇闻指数:编辑:admin手机版
【周末报报道】 2007年6月1日,距离今年的高考还有6天,可距离1977年恢复高考已经30年了。
82岁的朱轸老人端坐在一张靠窗的桌子边,翻看着记者从江苏省档案馆里复印出来的1977年高考统考试卷,嘴里发出“呵呵”的笑声。
30年前,时任江苏省招办副主任的朱轸带着从江苏省各地抽调出来的二十多名教师,在一个名叫沙河水库的地方,出了这套改变无数人命运的试卷。
“当年,我们也打开了一座封闭了10多年的人才‘水库’的闸门。”
当头“冷水”,7月太原会议
1977年6月29日至7月15日,教育部在山西太原晋祠召开了粉碎“四人帮”后的第一次全国招生工作座谈会。
朱轸与江苏省教育局副局长方非、南京大学校长章德出席了那次座谈会。
朱轸是5年前从农村被调回江苏省教育局工作的,从事高校招生工作的他也已经苦恼了5年。那几年里,“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招生办法在全省各高校推行。推荐权在生产大队(科、室),政审权在人民公社(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委,体检到指定的县(区)医院,录取权在县(市),审批权在地区(市)。各级政府都握有一份招生权力。“这也意味着,招生的权力高度分散,什么鬼都有”。
朱轸告诉记者,当时所推行的招生办法有很多弊端。首先对学生的文化要求过低。资料显示,1972年整个江苏省高校招收工、农、兵学员9018人,其中初中程度占55.4%,高中程度占35.7%,小学占8.9%。“这等于变相地把高校办成中专,并且由于文化程度的参差不齐,学校难以组织教学;其次,招生权力过于分散,干部的以权谋私就不可避免,所以从一开始,就有人采取私留名额、内定名单、指名派送、授意录取等不正当手段,将自己的亲属和上级的子女送到高等学校,严重侵犯了群众利益,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
1977年,“四人帮”虽然被粉碎了,但极左思潮还远远没有被肃清。饱受十年动乱之苦后,许多人对推荐选拔的大学招生制度,从私下怨愤到公开表示不满。朱轸说:“每天都有很多人民来信,有直接寄到省教育局的,也有从教育部转批下来的。”
所以到了太原会议召开时,朱轸觉得应该能改变什么了。
“会上对高校招生对象、录取方式进行了讨论。”朱轸告诉记者,“章德好像还发了言,提出了恢复‘文革’前的招生办法、大学招收高中毕业生的观点。”
据朱轸回忆,章德的观点受到了与会很多高校代表的赞同,有人根据当时的情况,提出了“招高中生或初中生均可,但同一年级的学生,文化程度必须一致”的主张,大家情绪非常高。
7月9日,座谈会小结,原教育部李琦副部长对1977年的招生工作归纳成几点意见:(1)坚决执行毛泽东“七·二一”指示,保证新生质量;(2)招收学生必须具有相当于初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理工科、外语、师范一般要有相当于高中毕业文化程度;(3)在少数高校试行招收少数高中毕业生直接上大学;(4)认真做好文化考查,文化考查实行“开卷考试”,采取口试、笔试等多种形式。
“对这样的小结,与会同志都感到非常失望,感觉当头泼了盆冷水。”朱轸说。
多年后,李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坦陈:“那时候‘四人帮’虽然被打倒了,‘文革’也算结束了,可是‘两个凡是’的力量依然非常强大,思想远远没有解放。太原会议大家都不满意,可是教育部呢,还是不敢提出来恢复高考直接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