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奇闻 > 历史野史 > 手机访问:m.zhongliu365.com

古代执政者投资青楼为拉高GDP(2)

来源:www.zhongliu365.com时间:2014-10-17奇闻指数:编辑:admin手机版


  
  不过,要让齐国成为当时最有特色的国家,光这些还是不够的,于是,管仲同志突发奇想,索性操起国家权柄办起了“青楼”。《战国策》是这样记载的:“齐桓公设女市女闾七百”。这里的女闾,就是青楼。也就是说,当时持有国家牌照的青楼,大约近七百家。这是什么概念?打个比方,当代荷兰阿姆斯特丹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红灯区,每当夜幕降临,“姑娘”们就会在街边的橱窗里展示拉客。这个红灯区有多大?有好事的人数过,大概一百五十个橱窗。也就是说,若要把齐国的青楼来个“深度游”,相当于要把荷兰红灯区来来回回逛四趟。
  
  而且,春秋时期,那时城市的规格一般都不大,绝不像我们现代的“帝都”,建到七环外,上个班没花个两小时拿不下来。齐国当时的都城,叫临淄,当时的体量,肯定不大。一座小小的一个城市,挤下七百多家青楼,城里生活的百姓,抬头不见低头见,谁是小菊花、谁是小凤仙、谁是小桃红,恐怕也都了然于胸。因此,当时临淄,说是“性都”,应该不为过。
  
  那么,管仲一手打造的“性都”,究竟有没有带来经济价值呢?史料里如下记载:“征其夜合之资,以充国用。此即花粉钱之始也”。也就是说,青楼女子交易的费用,是要上税的。而且,既然纳为国家收入项目,税率应该不低。看到这里,可能有些女权主义者要出来维权啦:俺不偷不抢无污染,办公只要一张床,凭什么征收重税啊?
  
  好吧,看看上税的名目:花粉钱。什么意思?这就是管仲厉害的地方:你合法劳动,没错,但你消耗胭脂水粉啊?这些可都是奢侈品啊,得有奢侈税。这样一解释,似乎就合理了。至于谁到青楼买单?本地权贵有,但不占大头,更多的是各国慕名而来的“驴友”,也就是“国际”友人。有了这些“国际”友人慷概解囊,齐国和其他各国之间拉开贸易顺差,也就顺其而然了。当然,在管仲的一手操持下,我们小白同志的屁股,终于登上春秋霸主的宝座。
奇人奇事未解之谜世界之最奇异生物宇宙探索

本月排行

团团转!
  • 古代神童真多!甘罗抛砖引玉,后面一大堆,小孩子当大官干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