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奇闻 > 宇宙探索 > 手机访问:m.zhongliu365.com

古代文明或源自天文学 它是如何发展的(4)

来源:www.zhongliu365.com时间:2015-07-14奇闻指数:编辑:admin手机版

  公元前二世纪喜帕恰斯在观测仪器和观测方法方面都作了重大改进,他把三角学用于解决天文问题。公元二世纪托勒密继承前人的成就,特别是喜帕恰斯的成就,并加以发展,著《天文学大成》十三卷,成为古代希腊天文学的总结。  

  爱奥尼亚学派认为大地是个圆盘或圆筒;毕达哥拉斯学派则认为大地是球形;亚里士多德在《论天》里肯定了这一看法之后,地为球形的概念即成定论。  

  埃拉托斯特尼用比较科学的方法得出了很精确的结果,他注意到夏至日太阳在塞恩(今阿斯旺)地方的天项上,而在亚历山大城用仪器测得太阳的天项距等于圆周的1/50。他认为这个角度即是两地的纬度之差,因而地球的周长即是两地之间距离的50倍。这两地之间的距离当时认为是5000希腊里,所以地球的周长为25万希腊里。据研究,1希腊里=158.5米,那么地球周长便是39600公里,可以说相当准确。  

  一百多年以后,住在罗得岛上的波西东尼斯又利用老人星测过一次地球的周长,得出为18万希腊里,没有埃拉托斯特尼的准确,但为托勒密所采用,而成为一段时期内公认的地球周长的数值。  

  毕达哥拉斯认为,月光是太阳光的反射;月亮的圆缺变化是由于月、地、日之间位置的变动,月面明暗交界处为圆弧形,表明月亮为球形,并推想其他天体也都是球形。亚里士多德接受了这一论断,并且进一步提出“运动着的物体必是球形”这一错误命题来作为论据。  

  阿利斯塔克第一次试图用几何学的方法,测定日、月、地之间的相对距离和它们的相对大小。他的论文《关于日月的距离和大小》一直流传到今天。在这篇论文中,他设想上、下弦时,日、月和地球之间应当形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月亮在直角项上。通过测量日、月对地球所形成的夹角,就可以求出太阳和月亮的相对距离。他量出这个夹角是87°,并由此算出太阳比月亮远约18~20倍。  

  喜帕恰斯继续做阿利斯塔克测量日、月大小和距离的工作,他通过观测月亮在两个不同纬度地方的地平高度,得出月亮的距离约为地球直径的30.19倍,这个数字比实际稍小一点。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菲洛劳斯认为日、月和行星除绕地球由西向东转动外,每天还要以相反的方向转动一周,这是不谐和的。为了解决这种不谐和的问题,他提出地球每天沿着由西向东的轨道绕中央火转动一周。 

  和月亮总是以同一面朝着地球一样,地球也是以同一面朝着中央火,而希腊人是住在背着中央火的一面。地球和中央火之间还有一个“反地球”,它以和地球一样的角速度绕中央火运行,因此,地球上的人是永远看不见中央火的。  

奇人奇事未解之谜世界之最奇异生物宇宙探索

本月排行

,科学家:就算有边界,人类也无法抵达
  • 宇宙的5大科学预测, 未来相当的炫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