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奇闻 > 奇人异事 > 手机访问:m.zhongliu365.com

饺子的由来,饺子的创始人,冬至吃饺子防冻疮?(2)

来源:www.zhongliu365.com时间:2017-02-13奇闻指数:编辑:heyanling手机版

二、冬至、除夕吃饺子的习俗

从此以后,每到冬至,人们就想起张大夫为乡亲治病的情景,也模仿着做娇耳的办法,做起了食品。为了区别“娇耳汤”的药方,就改称为“饺耳”。因叫着别嘴,后来人们就叫它“饺子”了。天长日久,形成了习俗,每到冬至这天,家家都吃饺子。

  饺子又叫“交子”,据史料记载这名称的来历与我国大年三十夜食饺子的习俗有关。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是农历中最隆重的节日,大年三十晚上,有守夜辞岁的习俗。守夜辞岁的活动在各个地区都有所不同,其中最普遍的一种叫包辞岁吃。它是指在大年三十夜把备好的肉、菜剁成馅,其中的肉和菜谐音为“有财”,因此在剁时往往要弄出大的声响,让左右邻居听见,馅调好后和面擀皮将它包成月牙形的食品,到午夜十二点时下锅煮熟全家共食,这就叫包辞岁。

  按旧时天干地支的计时法,午夜12点为“子”时,又称“子夜”,子时钟声一响人们便由旧的一年迈进了新的一年,称为“更岁交子”。习俗中在子时吃的这种带馅食品完全是为了辞旧岁迎新年,因此人们便把它称为“交子”,口耳相传,便得此名。后来用于书写时,因为“交子”为食品的一种,便在前边加上“饣”,于是成为“饺子”。

  除夕吃饺子的习俗据专家考察,在明代已广为流行,在《明宫史》、《宛署杂记》等书籍中已有春节吃饺子的记载。到了清代已成为定俗。饺子的叫法在古代除了“交子”外,还有“角子”、“扁食”、“馄饨”、“煮饽饽”等。

三、饺子的历史

饺子虽然到了明清才成为定俗,但它的产生却可以追溯到更加久远的年代。 据考证早在春秋中晚期时就有饺子这种食品,这可以从1978年在山东省滕州出土的薛国故城里找到证据,在这里出土的薛国故城里,共挖掘了9个墓葬,其中有一座是春秋时代的薛国君主墓。在该墓出土的一套青铜礼器中,有一个锈蚀的铜器,里面整整齐齐排放着一些白色食品。它们为个体三角形,内包有屑状馅料。后经考察,此为今天的饺子和馄饨。这是迄今为止在我国所发现的最早的饺子。

春秋时期的墓葬中出土的饺子告诉我们饺子在我国的食用历史至少有2500年了。

四、饺子的创始人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1]  (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张仲景为人谦虚谨慎,提倡终身坚持学习。他在序文中说:“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张仲景引用孔子语录,在于说明自己不是天才,只能靠刻苦努力学习来获得知识。他特别表明自己从青少年时期就热爱医学,请允许他扎扎实实地按照孔子的话去做,因为医学没有止境,必须终身坚持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张仲景还为后人树立了淳朴无华、勤恳踏实的学风。《伤寒杂病论》著述风格朴实简练,毫无浮辞空论,对后世中医著作影响甚大。他诊病和学习时遇到一丝一毫的疑问,即“考校以求验”,绝不放过,一定要弄清楚是怎么回事。

张仲景的医学理论对中国古代医学的发展和老百姓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张仲景医学理论对现代医学研究有重大贡献。而且对东南亚各国的影响也很大。后人研究他的医理,敬仰他的医术和医德,称他为“医圣”。在河南省南阳市还为他修建了“医圣祠”。解放后,翻修了“医圣祠”,并修建了“张仲景纪念馆”,以纪念这位奠定中国中医治疗学基础的医学家。

他是我国历史上最最杰出的医学家之一。他为我国的医学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也促进了我国医学的发展。他创作的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也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

 

奇人奇事未解之谜世界之最奇异生物宇宙探索

本月排行

的都抽了 网友: 这是一个色冰棍
  • 千年无人敢盗的墓,墓主人竟然是一个九岁女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