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奇闻 > 历史野史 > 手机访问:m.zhongliu365.com

因为两次犯错误而被皇帝赏识的高官

来源:www.zhongliu365.com时间:2014-03-01奇闻指数:编辑:admin手机版

北宋至道年间,宋太宗自觉身体大不如前,打算给太子找个好宰相,以保证政权平稳过度。当时的宰相是宋太宗钦点的状元吕蒙正,本是个相当不错的人选。但宋太宗心中却另有一人,即时任参知政事的吕端。

和吕蒙正、寇准这些科举出身的能臣相比,吕端有先天的不足:他是荫补为官,不是科举进士。吕端生于公元935年,赵匡胤于960年发动陈桥兵变之时,他已经25岁,且在后周担任清要职务(著作佐郎、直史馆)。入宋后,大宋朝实行以文臣出知州县政策,吕端先后受命担任过知县、通判、知州、知府等职务,仕途似乎还算顺畅(时其兄呂余庆任宰相)。这个时期,史书对他的评价是“为政清简,远人便之”,也就是清静无为,为政不繁琐,当地百姓都很认可他。

吕端的才华得到不少朝臣认可,最突出的莫过于寇准。寇准是太平兴国三年进士,论年龄比吕端小得多(寇准961年生人,比吕端小26岁),年轻气盛,是个恃才傲物的主儿。有关史料记载,寇准曾向太宗推荐过吕端,说他“器识非常”,希望能早日重用他(这是吕端对晚辈寇准一再容让的原因)。但宋太宗很不以为然:“我知道这个人,是个大家子弟,能吃能喝,没什么能耐!”

多年以后,当宋太宗打算任命吕端为相,听到“吕端为人糊涂”的反对声时,太宗却回答:“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与此前的说法截然相反。后人论及“吕端大事不糊涂”,多引“礼让寇准”、“力保李(继迁)母”、“机智应变(保宋真宗即位)”等事例为证,其实那都是吕端成名以后的事情了。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宋太宗对吕端的看法发生如此大的转变呢?我以为,宋太宗看重吕端,与他两次犯错误的经历有关。

奇人奇事未解之谜世界之最奇异生物宇宙探索

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