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奇闻 > 宇宙探索 > 手机访问: m.zhongliu365.com

陈学雷:出人意料的宇宙黎明之冷

来源: www.zhongliu365.com 时间:2018-03-05 奇闻指数: 编辑:刘杨 手机版

宇宙演化历史

撰文 | 陈学雷(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责编 | 吕浩然

知识分子为更好的智趣生活ID:The-Intellectual


在最近一期的《自然》杂志上,刊登了一篇题目平淡且低调的论文:《天空平均谱中一个中心位于78兆赫的吸收轮廓》[1]。然而对于宇宙学家而言,这却不啻是一声惊雷:因为这可能正是宇宙黑暗时代结束、第一代恒星形成的宇宙黎明所产生的信号。

按照现在已被广泛接受的宇宙学理论,宇宙在大爆炸(Big Bang)结束后进入了黑暗时代,这时的宇宙中还没有恒星、星系等,物质几乎是均匀分布的,只有一些微小的不均匀密度扰动。随后,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这些扰动逐渐增长,变得越来越不均匀。最终,其中密度特别高的地方会坍缩下去,形成第一代恒星,这也标志着黑暗时代的结束,宇宙黎明开始。

天文学家们早已看到了今天宇宙中的大量恒星和星系,也看到了宇宙大爆炸留下的遗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但是宇宙黑暗时代和黎明时代则一直处于理论假说阶段:黑暗时代没有发光的天体,宇宙黎明虽有发光的第一代恒星,但距离极为遥远又非常稀少,要观测也非常困难。

大约二十年前,一些宇宙学家开始构想如何才能观测宇宙的黑暗时代与黎明,他们想到的办法是借助21cm辐射。在黎明前的宇宙中,普通物质几乎完全由大爆炸中产生的氢、氦原子组成,这两种原子都处在它们的基态能级上。不过,氢原子的基态能级其实被“超精细结构”分裂成两个:由于电子与氢原子核都有沿自旋方向的磁矩,因此取决于电子与原子核的自旋是平行还是反平行,它们的能量也稍有不同。

如果电子自旋翻转,可以发射或吸收一个相应的光子,其波长是21cm,因此天文上习惯称为21cm辐射,这是射电天文史上第一个被预言和探测到的谱线。如果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就会发射一个21cm光子,反之低能级的原子吸收一个21cm波长的光子,就会跃迁到高能级。

宇宙中处处弥漫着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光子,其中有许多光子的波长是21cm,因此这两个方向(由高向低、由低向高)的跃迁都在不断发生。宇宙黑暗时代和黎明时代的大量氢原子可以发射或者吸收21cm辐射形成谱线,当然经过宇宙红移(遥远的星系发出的光谱线的波长会向长波长方向偏移),今天它们的波长已变长而不再是21cm,但根据其来源仍称之为21cm辐射。不同的波长(或者说频率)对应的是不同的红移,也就是离今天的我们不同距离、不同时间的宇宙。比如,如果我们观测的频率是78MHz,它的波长是21cm的18.2倍,这就对应红移17.2的宇宙。

奇人奇事 未解之谜 世界之最 奇异生物 宇宙探索

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