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奇闻 > 历史野史 > 手机访问:m.zhongliu365.com

同治“打虎”后权力结构不稳固(2)

来源:www.zhongliu365.com时间:2015-03-28奇闻指数:编辑:admin手机版

  学界通常将洋务新政启动的时间定在1861年(咸丰十一年),因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于是年成立,标志着改革指挥机构的出现。而恰恰这一年,清廷最高层权力格局出现了严重错位。

  若要讲清楚如何“错位”,尚需对有清一朝的最高权力架构演变稍作交代。首先,笔者打一个或许并不十分恰当的比喻,清廷的中央领导体制,类似于私人家族股份制企业管理模式。在这个庞大的公司中,就权力的分配而言,帝王控股,皇族是大股东,八旗满人是小股东,汉族官员属于管理层。一言以蔽之,这是董事会与职业经理人制度的结合。不过此模式的形成,亦是几经更迭。开国之际,清廷的中央决策方式乃“八王议政”。所谓“八王议政”,即满族最嫡系的皇亲贵胄一起商议军国大事,推举皇位继承人。作为国君,皇帝尚无独断专行的传位权力,故指定皇位接班人也须经过会议选举协商方能推举而出。这实际上仍是一种处在奴隶制晚期的贵族军事民主制。随着由偏居关外到一统江山的转变,“八王议政”的弊端逐渐显露。首先,在具体政务决策上,贵族集团各执己见,掣肘太多,容易导致扯皮,效率低下;更为致命的是,各位议政王都是大股东,一旦其利益或政见与皇帝发生激烈冲突,如果几人联合,就会掌握最高权力的控股权,引发政局动荡,甚至是威胁到在位帝王的统治。权力的过度制衡不利于专制时代的皇帝掌权。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加强集权刻不容缓。

  为削弱“八王议政”,掌握绝对股权,康熙、雍正父子可谓前仆后继,费尽心机。先是康熙利用乾清宫西南的南书房,“择词臣才品兼优者”入值。入值臣僚除陪皇帝赋诗撰文、写字作画外,还秉承皇帝意旨起草诏令,“撰述谕旨”。由于南书房“非崇班贵檩、上所亲信者不得入”,故它完全是由康熙严密控制的一个核心权力机构,随时承旨出诏行令,“权势日崇”。较之其父,亲历夺嫡之事的“四爷”雍正,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设立了军机处这个升级版的权力机构。雍正七年(1729年),因用兵西北,为确保军政机密不外泄,雍正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军机处奉命经办一切重大军政事务,成为实际上的国家政治中枢。况且军机大臣无专职,亦无定员。军机处不设官署,除了奉命办事之外,自己不能作出任何决定,也无权对外发出任何指示,即“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佐皇帝处理政务。军机处奉命经办一切重大军政事务,成为实际上的国家政治中枢。况且军机大臣无专职,亦无定员。军机处不设官署,除了奉命办事之外,自己不能作出任何决定,也无权对外发出任何指示,即“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自军机处设立始,雍正将本是大股东身份的皇族成员一律排除于权力中心,清廷中央便形成皇帝一人掌握绝大多数股份,只允许小股东、职业经理人管理国家的体制。从此清代皇帝真正实现了乾纲独断、专制集权。康乾百年朝局稳定的出现,与此中央权力构架密不可分。

奇人奇事未解之谜世界之最奇异生物宇宙探索

本月排行